武汉恒文尚学教育科技有限公司
恒文寄宿考研校区地址:江夏区东湖新技术开发区武大园三路
全国联系电话
本科:中国地质大学(武汉)计算机专业
前言:
考研就是一场普普通通的考试,题不难,有充足的时间准备,资料多,拼的是谁更细心,更能抗住压力,准备得更早,做的规划更好,以及选择大于努力。
择校:
择校有两种情况,这两种情况都亏爆了,第一种是自命不凡,一定要顶级985,挑着最难最容易炸的学校考,一不小心就考很多次,一种是过分低估自己,考个赤峰学院。
择校建议从就业出发,如果目标是互联网,双非都够用了,很多人说双非卡学历,实际上如果真的经历过秋招,会发现有实习+技术过硬,哪怕是二本也能获得机会。
总的来说,如果清楚了自己的目标,对于大部分人来说,冒着二战的风险去考一个顶级985很不值,建议选个211(大部分认真学就能考上,但是也要小心容易炸的,比如武理,我本科地大武汉就非常不错,不歧视跨考和二本),找个放实习的导师,东北大学也有相当多放实习的导师,放实习的导师还是非常好找的。但是如果你确实有名校梦,那就得做好全力以赴甚至二战的准备。
如何判断一所学校会不会歧视跨考或者非92
在择校前不要只关注初试靠什么,也要关注复试的情况,多找学长学姐问下,经验贴也可以多参考一下,如果这所学校有二本,双非上岸了,基本可以确定这个学校是不歧视的,印象中歧视本科的学校相当少,科软,地大,东北大学都不歧视跨考或者二本。我同学二本英语跨211计专,最后算下来比别人只低十分的样子,而且他英语面试分数拿的相当高,最后综合下来只低四五分。只要不是直接面试斩杀或者低三四十分,低十五分以内我都觉得可以接受。跨专业重要的是证明自己的学习能力和对获得学位的渴望,而且一定要报专硕,学硕极有可能被刷。本专业也不能懈怠,否则很有可能被老师认为态度不端正,从而面试低分。面试斩杀的情况一般是这所学校对科研能力要求比较高,比如中科院等,所以报考前一定要了解目标院校对科研能力的要求。
怎么择校
408选手到十月之前都不用考虑学校,等模拟考完确定好自己的水平(所以进度一定不能慢,不然影响择校),找三四个符合自己要求的,剃掉稳上的,剃掉冒险的,选择中间的考就行,不过我选择东大还是太稳了,如果要做科研的最好还要把科研变量纳入自己的考虑范围,学校的科研实力如何。互联网不是很看学历,双非也能进大厂。不建议浪费自己宝贵的时间去二战。
自命题选手备考的过程中充满了变数,很容易遇到某学校突然缩招或者改考然后不知所措的情况,所以我觉得需要早早准备多所学校作为备选。
放松压力:
考研真不能想太多,就是普通考试,考上读书,考不上就业,所以该玩就玩,适当放松,我是每天睡到十点然后到图书馆,学到11点回宿舍,周日偶尔休息,晚上吃完饭就散步。也不存在什么压力。
考研时间每天都会散步
如何安排时间
越早越好,在速度和基础间平衡,不要花时间在看课和某些老师无用的定理上。
我觉得考研不要给自己设定一个明显的基础/强化时间,基础学完了就可以直接开强化,不要等着张宇、武忠祥的当年的强化书,很耽误时间,而且基本没什么变化。
某海鲜老师25强化真的又晚又厚,备考压力很大,而且学完感觉提升不大,不如花时间刷套卷。
我的建议还是多刷题,而不是看什么强化知识点,所有知识点在基础阶段就讲完了,过一遍强化课和强化书真没有直接不看课,然后刷题效果来的好,尤其是备考408的同学,越到后面越感觉时间不够用。
如何刷题
刷题也有要求,我的建议是按照书和章节来整理错题,然后回顾错题的时候也是一本书一本书的刷,建议刷3遍以上,而且每一遍最好都有新的感悟,尤其是408,就算这题做对了,我都把题干看一次,每个选项都去细扣,不过只建议扣真题。错题包括了自己不会的题和半知半懂的题,还有好题。每刷一遍都会增加自己对知识的理解,这个方法适用于408和数学,当然408讲究少一点,毕竟资料有限。
各科备考建议
数学:
一句话:多刷少看,做耐刷王。
备考时间:
2月-4月 武忠祥教材+660基础部分+1000题基础(二刷之后进入强化)
5月-8月强化书(粗略的做一下强化书上的题,可以选择二刷,也可以不用)+1000题强化+660强化。
9月-12月 一直刷套题,每天一套,周六周日也不落下,大概可以刷九十套的样子,我最开始只有110的样子,到后面基本120以上,,150的也有两张。
这科建议最早开始,而且要把基础吃透,吃透基础的方法就是选择性的看课+做题(错题和新题)+做笔记&背基础知识。把武忠祥课本上的题反复刷,刷到会为止。高数推荐武忠祥,线代推荐张宇。然后660也十分不错,必须刷完,而且每道题都得弄懂。做完这些建议刷张宇的1000题,880可做可不做,考虑到实际备考时间,不建议做,就把1000题吃透就行。1000题强化章之前 把当年的强化教材上的题做了就行,不用听课,不会的再去听,重点是1000题不是强化教材,回顾备考这段时间,感觉强化确实没必要,只是一个赚钱的借口。
可以说教材上有的知识点我的笔记上有,教材上没有的知识点我笔记上也有,一些构造的方法我也记在笔记上了。到了后期基本不会存在有我不知道的知识点。
如果还是决定过一遍强化,有如下建议:强化不要买当年的教材,买去年的,因为强化出的太晚了,数学强化推荐武忠祥,线代强化推荐24张宇,不推荐25张宇线代强化。而且越早开始强化越好,具体时间就是660做完且错题都会做了,其实强化看不看书都可以,甚至可以直接做强化题,看书和看课真没啥用。做完1000题并且错题都会做了(得是真会做,自己做出来,不能是背下来那种)就直接开真题+模拟题。建议刷超越卷全套+真题+张宇历年4套卷,一定要全真模拟,张宇的八套卷,可做可不做,我刷了一百多套模拟题,考试的时候可以说是相当轻松的,就算当天头晕眼花,最后也是稳定发挥了。数学的时间很宝贵,一定要把时间花在真题上,永远是市面上这些出题老师在追着真题跑,而不是真题追着模拟题或者某老师的强化书跑。比如25数二引力小题可以说大部分老师都没压到,引力在零几年的真题考到过,如果你把时间花在吃透真题上,那么这题,几乎可以说你是必拿分。但是你花时间学习海鲜老师的大观(25强化大观),那么结局就不一样了。
套题我觉得越早开始越好,可以先做早期的真题和模拟题,交替的做,而且要全真模拟,
练下做题的方法,近年的真题可以留到后面做,用于测定自己大概的分数,近三年真题的平均分或者当年张宇四套卷的分数,大概就是你真实的分数高或者低十分。在做真题的过程中收获最多的就是对于计算的要求,一定要好好计算,大部分时候丢分都是因为计算错误。
总结:660+1000题刷透,然后早点开始刷套卷,高数看武忠祥,线代看张宇,基础阶段可以把书上的题都做了,不需要区分强化,基础阶段错题做完,可以直接做强化的题,强化的课和书可看可不看,没什么意义。真题必须吃透,每年真题都会有前几年考过的知识点,可能是大题变成选择/填空,也可能是选择稍微改一下然后变成大题。
英语:
英语备考真的很轻松,就是背单词,反复的背,背到每一个单词你看到就知道他是什么意思 ,在考试前我就刷过一套题,背了王晶婷的大小作文模板。小作文没有固定的模版,可以适当瞎编。大作文王晶婷老师是唯一的真神。
我觉得我花的时间非常有性价比,因为就算我多花点时间,可能也就88,最多到90就完了,何况根本考不到90,所以英语不好的同学背单词+刷真题就行了。不过我还是有能做得更好的地方的,就是应该多模拟几次,考试的时候会更得心应手。
政治:
政治花的时间也是相当少,政治分为客观题和主观题,客观题出题相当有规律。马克思,考理解,你得懂马克思主义是什么,讲了什么,可以直接照着课本学,也可以看课本,不懂的问ai,一直问下去,深究到底,在问的过程中学,然后反复回顾,把教材里的题都做了(肖秀荣的)。毛概,初高中都是学过的,主要是各种会议的名字,学了一遍直接做题,在做题的过程中学,考的都是重点,习思出题更多是偏向于理解,看一遍课本直接做题就行了,做题的时候更多的去想,如果这道题要埋坑,会埋在哪里,当成语文来做,思修,不评价,随便做。
主观题建议背徐涛(肖秀荣容易被反押题,参考今年),可以大幅度删减掉不重要的词,字数越少越好,早早的开始背,一出来就开始背,徐涛今年压到马原了。
政治推荐暑假开始学马克思,毛概,每天半个小时,然后一直做题,然后可以在小程序上刷模拟题,基本二十分钟到半个小时一套,不需要花很多时间,主要是最后背主观题得早点开始。
马原笔记
专业课:
408没什么好讲的,“背多分”,做好笔记,背+理解,然后得注意题可能在哪些地方埋坑。和数学一样的是,也得把真题吃得非常透,知识点会变,但是出题的方法不会变。
虽然说背很简单,但是背也是有讲究的,你得总结,然后在笔记上融会贯通,做笔记非常花时间。如果你不想做笔记,可以找学长要笔记,学长笔记非常详细, 今年考到的除法器我也做了相关的笔记。
可以说,详细的笔记为我后面的备考缓解了大量压力。
Leetcode没必要刷,算法实在吃力可以看下b站的算法课,也可以找学长辅导一下。
复试经验:
复试分为机试和面试,机试可以早早开刷leetcode,考完就刷,面试可以在备考过程中参加一些比赛(不用很厉害,有证书就行),积累一些项目,然后面试前做一个行业内前沿的项目,我准备的是大模型+地理信息系统,面试的时候考官就一直问我大模型相关的知识,而且问的很浅,考官也不是很懂,你说的空间就很大,就可以一直说,不至于尬住。最后面试分数应该是前五吧。
我能够上岸非常感谢恒文寄宿考研老师的耐心帮助,经常参加恒文的模考感觉帮助也很大!有助于提前感受真实考场的氛围,推荐今年报名的学长学姐也参加下!